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硬碟壞掉的狀況呢?當珍貴的照片、影片、資料都不見了,有幾個人能接受呢?現在,我的習慣不再依賴外接式硬碟做備份了,因為風險確實是比電腦內硬碟壞掉的機率還要高。所以,平時可以考慮做異機備分、雲端備份或利用 RAID 1 的功能,來完成資料保護的目的。
在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 Intel 平台的主機板, 使用 VROC 軟體建立 RAID 1 的 HDD 完整測試數據。當然,也花了一些時間,整理數據後,才將圖表放上來,讓大家評估適不適合自己的需求。
而測試配備與軟體設定都跟上一篇文章一樣,這樣子才能看到在相同條件下,不同 Intel VROC RAID types 的效能數據,也方便大家自行比較 RAID 0 / 1 / 5 / 10 的效能差異。相信大家也都瞭解四種 RAID Type 的保護能力,所以在這一篇就不花太多篇幅做差異說明了,而是直接提供在網路上很難找到的完整測試數據。
- 備註:
- 因為 Intel VROC 軟體,對於RAID 1並無法更改 Stripe Size 。所以,在效能測試過程中,就使用預設的值,直接測試 6 次,可以看到 6 次的數據幾乎都相同。
- 測試的 Data Size: 4KB, 16KB, 64KB, 256KB, 1024KB
- 測試的 QD: 1, 2, 4, 8, 16, 32
- 圖表中,可以看到完整 HDD 的【 QD 】vs【 Throughput】
- 詳細的測試條件、硬體配備、名詞解釋:請參考上一篇 Intel VROC 測試數據精簡版懶人包
備份資料,為什麼要使用 RAID 1,而不是行動硬碟呢?
既然名詞是【行動硬碟】,那就是提供便利性,讓消費者隨時隨地,接上電腦就可以使用。也因為這種便利性,無形中就增加了行動硬碟故障的機率:
- 傳統硬碟( HDD )是有使用壽命的,然而行動硬碟的壽命,確實比傳統硬碟壽命還要短!
- 行動硬碟說穿了就是筆電使用的 2.5 吋傳統硬碟加上外接盒,而筆電的 2.5 吋傳統硬碟的故障率又比桌機的 3.5 吋傳統硬碟來得高。
- 大家也都知道,傳統硬碟在運轉的時候最怕震動或是摔到,雖然廠商們都宣稱擁有獨家防震技術,但是,外力衝擊過大的話,傳統硬碟內的讀取頭不會損壞嗎?
- 馬達是比較耗電的元件,假使 USB 接頭的供電不夠的話,就會讓傳統硬碟受損。最簡單的辨別方法就是反覆聽到馬達啟動聲音,而這個時候,你又插拔連接線或移動行動硬碟的話,這種作法,不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外力衝擊而增加讀取頭損壞的機率嗎?
- 有些人會追求資料傳輸的讀寫效能,所以會打開硬碟快取,但是 USB 供電不足的話,開開關關的,難免會造成資料寫入不確實,而造成資料遺失,最終,就是花大錢找店家救援資料。
當然,也不是說行動硬碟不可以使用,只能說使用行動硬碟做資料備份的話,冒的風險的確很高,而且這些風險往往都是無法預期的。而【備份】就是將資料多存一份以上,所以,主機板的RAID 1/5/10 或者微軟作業系統的 【儲存空間 / Storage Space】甚至是硬體 RAID CARD,都比行動硬碟適合做資料備份,提高資料保存的安全性。
硬碟容量減半,為什麼還要使用 RAID 1呢?
以 2020 的 PChome 市場價格來看,大致上可以說 SATA 3.0 HDD 1TB 需要花 NTD 1,000;然而,對比無價的珍貴資料、成長照片、影片、生活資料…等,一個是錢再賺就有了,但是另一個是萬一失去了,這輩子就真的失去了,你覺得該怎麼做決定呢?
通常,越重要的資料,越不想要失去的資料,RAID 1對於一般個人而言,絕對是首選。原因在於,通常只要兩顆 HDD 就可以達到目的了;而這一做法對規模小的營利單位而言,就有一點差異了,也許要多顆或大容量才能達到需求,導致建置的成本相對高很多,可能還會搭配雲端備份、異地備分、異機備份、Storage data center…等,取得資料安全與效率的平衡方式,所以,不見得RAID 1會是小規模營利單位的首選。
Intel VROC HDD RAID 1 效能數據
以下的測試結果依序分成四個部分:
- Sequential Read
- Sequential Write
- Random Read
- Random Write
每一張圖表當中,黑色虛線是原本單一顆 HDD 的讀寫結果,因為 Intel VROC 軟體無法更改 Stripe Size 的大小。所以,就使用預設值跑 6 次,以有顏色的實線來表示每一次的讀寫測試結果。其中:
- X 軸: QD( Queue Depth )
- Y 軸: 速度,單位是 MB/s
聲明
測試數據不代表 Intel VROC 可以呈現的最佳結果,僅是探討在相同條件下,不同軟體參數與 HDD RAID 1讀寫速度的關係!
對於測試數據與理論有不一致的地方,應該由專業人士、單位來說明。消費者僅在正常使用電腦的狀況下,操作 Intel VROC 軟體,體驗主機板 RAID 提供的好處。
Sequential Read 測試數據





Sequential Write 測試數據





Random Read 測試數據





Random Write 測試數據





來看RAID 1測試數據的小結論
Intel VROC RAID1不適合用在大QD或大Data Size的讀取環境下嗎?
大家有看到圖 3、圖 4、圖 5、圖 15,這四張圖表中,有什麼共同點嗎? 我看到:
- 圖 3、圖 4: 在大QD下,開始有不穩定的現象。6 次測試當中,有的時候正常,有的時候RAID1 Sequential Read會變差。
- 圖 5: 不用我說明了,讀取大檔案的時候,也使用大QD的話,讀取速度幾乎歸零。
所以,可以解讀成 Intel VROC RAID1,在使用某些軟體(大QD)的時候,不論 Sequential Read 或 Random Read ,都會發生讀取效能變極差嗎?
完整 Intel VROC RAID 0/1/5/10 的測試文章連結:
- 使用 HDD 的主機板 RAID 0效能( Stripe Size = 4KB ~ 128KB )
- 使用 HDD 的主機板RAID1效能
- 使用 HDD 的主機板RAID 5效能( Stripe Size = 4KB ~ 128KB )
- 使用 HDD 的主機板RAID 10效能( Stripe Size = 4KB ~ 128KB )
- 使用 SSD 的主機板RAID 0效能( Stripe Size = 4KB ~ 128KB )
- 使用 SSD 的主機板RAID1效能
- 使用 SSD 的主機板RAID 5效能( Stripe Size = 4KB ~ 128KB )
- 使用 SSD 的主機板RAID 10效能( Stripe Size = 4KB ~ 128K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