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 RAID 0 的用途是用在檔案較大且要求傳輸速度快的環境下,例如: 影音編輯、暫存資料…等。但是又因為沒有任何的容錯機制,所以只要有任一顆硬碟發生故障、壞掉,整個 RAID 就會損毀,翻成白話文就是: 所有資料都不見了!因此, RAID 0 不適合應用在擁有重要資料的環境下: 金融相關資料、營業單位、珍貴的回憶資料…等。
在這一篇文章中,使用的硬體配備、測試條件,都與上一篇文章一樣。兩篇文章的差別在於:
- 這一篇可以看到完整 HDD 的【 Stripe Size 】vs【 Throughput】
- RAID 0 Stripe Size: 4KB, 8KB, 16KB, 32KB, 64KB, 128KB
- RAID 1 Stripe Size: none
- RAID 5 Stripe Size: 4KB, 8KB, 16KB, 32KB, 64KB, 128KB
- RAID 10 Stripe Size: 4KB, 8KB, 16KB, 32KB, 64KB, 128KB
- Data Size: 4KB, 16KB, 64KB, 256KB, 1024KB
- QD: 1, 2, 4, 8, 16, 32
- 上一篇文章只能看到 HDD / SSD ,使用 Intel VROC 預設 Stripe Size 參數的【 Throughput 】
- RAID 0 Stripe Size: 128KB
- RAID 1 Stripe Size: none
- RAID 5 Stripe Size: 64KB
- RAID 10 Stripe Size: 64KB
- Data Size: 4KB, 16KB, 64KB, 256KB, 1024KB
- QD: 1, 2, 4, 8, 16, 32
- 詳細的測試條件、硬體配備:請參考上一篇 Intel VROC 測試數據精簡版懶人包
RAID 0 的相關公式
建立 RAID 0 需要考慮什麼呢? 不外乎是想要使用幾顆磁碟、所有磁碟的費用、所有磁碟的總容量、可容忍的故障硬碟顆數、讀取速度多快、寫入速度多快、使用的情境是什麼…。以下就整理了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
- 假設在 Reads 100% , Writes 0% 的情況下:
- 想要使用幾顆磁碟( n ): 2
- 單一顆磁碟費用( Price ): NTD 1800
- 所有磁碟的費用( Cost ): n X Price (e.g. 2 X 1,800 = NTD 3,600)
- 單一顆磁碟容量( GB ): 640 gigabyte
- 所有磁碟的總容量( Capacity ): n X GB (e.g. 2 X 640 = 1,280 gigabyte)
- 可容忍的故障硬碟顆數( Fault tolerance ): 0 (none disk drives per RAID group )
- 單一顆磁碟讀取速度( Read ): 140 MB/s
- RAID group 飽和的讀取速度( Sequential Read): n X Read (e.g. 2 X 140 = 280 MB/s)
- 假設在 Reads 0% , Writes 100% 的情況下:
- 想要使用幾顆磁碟( n ): 2
- 單一顆磁碟費用( Price ): NTD 1800
- 所有磁碟的費用( Cost ): n X Price (e.g. 2 X 1,800 = NTD 3,600)
- 單一顆磁碟容量( GB ): 640 gigabyte
- 所有磁碟的總容量( Capacity ): n X GB (e.g. 2 X 640 = 1,280 gigabyte)
- 可容忍的故障硬碟顆數( Fault tolerance ): 0 (none disk drives per RAID group )
- 單一顆磁碟寫入速度( Write ): 140 MB/s
- RAID group 飽和的寫入速度( Sequential Write ): n X Write (e.g. 2 X 140 = 280 MB/s)
- 建立RAID group的最少磁碟顆數: 1
- 其實這就跟使用單顆磁碟的讀寫速度一樣,只是在某些情況下,有人會有這種需求。譬如: 測試用,不在乎速度。或者需要讓作業系統認到磁碟,所以需要將實體磁碟( physical disk )轉換成邏輯磁碟( logic disk )
- 注意事項: 因為沒有容錯能力,不建議在商業或保存重要資料的情況下使用
- Intel VROC Q & A: 可參考 Intel官網
Intel VROC HDD RAID 0 的測試結果
接下來就把測試結果分成四個部分,而這些圖表使用以下類別,依序來分類:
- Sequential Read
- Sequential Write
- Random Read
- Random Write
在圖表中,可以看到不同 Stripe Size 讀、寫速度(有顏色的實線),對比單一顆 HDD 的結果。其中:
- X 軸: QD( Queue Depth )
- Y 軸: 速度,單位是 MB/s
- 黑色虛線: 單一顆 HDD 的效能數據
- 有顏色的實線: 分別代表不同 Stripe Size 的值
聲明
測試數據不代表 Intel VROC 可以呈現的最佳結果,僅是探討在相同條件下,不同 Stripe Size 與 HDD RAID 0 讀寫速度的關係!
對於測試數據與理論有不一致的地方,應該由專業人士、單位來說明。消費者僅在正常使用電腦的狀況下,操作 Intel VROC 軟體,體驗主機板 RAID 提供的好處。
Sequential Read 測試數據





Sequential Write 測試數據





Random Read 測試數據





Random Write 測試數據





Intel VROC HDD RAID 0結論
看完上面的測試結果,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情況,來評估使用 Intel VROC 的軟體,建立主機板 RAID真的能得到好處嗎? 畢竟,從結果看來,在某些使用情境下,反而是單一顆 HDD 的讀寫效能比較好。
但是,無庸置疑的一件事,假使你的使用情境是以大檔案讀、寫為主的話,RAID 0的確是很好的選擇。極限值則會由單一顆 HDD 的速度,以倍數的關係來決定。這一點也可以說明RAID0是有效提升硬碟速度的方法之一。
廣義來說, Stripe Size 越大,對於主機板 RAID 0的效能提升越明顯!
- 完整 Intel VROC RAID 0/1/5/10 的測試數據文章連結:
- 使用 HDD 的 主機板 RAID0效能( Stripe Size = 4KB ~ 128KB )
- 使用 HDD 的 主機板 RAID 1效能
- 使用 HDD 的 主機板 RAID 5效能( Stripe Size = 4KB ~ 128KB )
- 使用 HDD 的 主機板 RAID 10效能( Stripe Size = 4KB ~ 128KB )
- 使用 SSD 的 主機板 RAID0效能( Stripe Size = 4KB ~ 128KB )
- 使用 SSD 的 主機板 RAID 1效能
- 使用 SSD 的 主機板 RAID 5效能( Stripe Size = 4KB ~ 128KB )
- 使用 SSD 的 主機板 RAID 10效能( Stripe Size = 4KB ~ 128K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