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 Black SN750 NVMe M.2 SSD 有哪些版本?
WD Black SN750 M.2 2280 NVMe SSD 總共有四個容量,分別是
- 250GB
- 500GB
- 1TB
- 2TB
另外,這些容量版本還可以進一步區分為
- 有加裝散熱片的版本
- 500GB
- 1TB
- 2TB
- 沒有加裝散熱片的版本
- 250GB
- 500GB
- 1TB
- 2TB
比較讀寫數據與價格後,覺得 500G 無散熱片 的版本比較適合我的使用需求。
NVMe介面是什麼?
NVMe,全名是 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 ,中文翻譯是【非揮發性記憶體儲存裝置】,是一種儲存裝置( 例如: 硬碟 )使用的傳輸控制標準,而傳輸控制標準(例如: NVMe 、 AHCI )必須要透過儲存裝置( 例如: 硬碟 )的接頭( 例如: SATA、M.2 22110 / 2280 / 2242、PCIe 板卡 )與主機板(例如: Asus TUF X570-PLUS )連接。
如何正確選擇SSD固態硬碟?
將艱深的技術規格撇開,因為大部分的消費者也看不懂,例如:
- AHCI(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進階主機控制器介面
- NVMe ( 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 )
- SATA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
- M.2 ( 又稱為NGFF (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
- PCIe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 )
- Maximum queue depth
- Un-cacheable register accesses
- MSI-X and interrupt steering
- Parallelism and multiple threads
- 4KB commands
- Backup power
- …
以上那些專業技術,有幾個消費者看得懂呢?那些不都是韌體工程師、IC 設計者…應該專研的嗎?消費者只要會選正確的產品使用就可以了。
所以,要先決定SSD固態硬碟的
接頭種類
- SATA
- M.2
- PCIe 板卡
傳輸速度
- 速度快(中高價):
- M.2 支援 NVMe
- PCIe 板卡
- 速度慢(低價):
- M.2 支援 AHCI
- SATA
容量
- 小容量(128GB)
- 便宜、速度相對同系列產品慢
- 大容量(2TB)
- 貴、速度相對同系列產品快


WD Black SN750 是高速的 PCIe 3.0 NVMe SSD
WD BLACK SN750 與 Samsung 970 EVO PLUS ,應該是目前市場上最快的 PCIe M.2 NVMe SSD 。比較後,發現 500GB 的容量比較適合我的應用,所以就把爬文結果列出在下方。
相同的地方:
- PCIe Gen 3.0 x 4
- NVMe 1.3
- M.2 ( 2280 )
- 管理軟體
- 工作溫度: 0 – 70 ℃
- 五年有限保固
- Samsung 970 EVO PLUS: 300 TBW
- WD_BLACK_SN750: 300 TBW
- 平均連續無故障時間
- Samsung 970 EVO PLUS: 150 萬小時
- WD_BLACK_SN750: 175 萬小時
- 功率消耗
- Samsung 970 EVO PLUS: 最高 8 W (突發模式)
- WD_BLACK_SN750: 9.24 W (峰值 2.8A)
相異的地方:
- NAND flash:
- Samsung 970 EVO PLUS: Samsung 9x-layer V-NAND 3-bit MLC
- WD_BLACK_SN750: SanDisk 64-layer 3D TLC
- 控制晶片:
- Samsung 970 EVO PLUS: Samsung Phoenix
- WD_BLACK_SN750: SanDisk 20-82-xxxx
- 快取記憶體:
- Samsung 970 EVO PLUS: Samsung 512MB Low Power DDR4 SDRAM
- WD_BLACK_SN750: SK hynix DDR4-2400 8Gbit(1GB)
- 效能:
- Samsung 970 EVO PLUS 500GB:
- 連續讀取: 3,500 MB/s
- 連續寫入: 3,200 MB/s
- 隨機讀取 (4KB, QD32): 480K IOPS
- 隨機寫入 (4KB, QD32): 550K IOPS
- WD_BLACK_SN750:
- 連續讀取 (MB/s) (佇列 = 32,執行緒 = 1): 3430
- 連續寫入(MB/s) (佇列 = 32,執行緒 = 1): 2600
- 隨機讀取 4KB IOPS (佇列 = 32,執行緒 = 8): 420K
- 隨機寫入 4KB IOPS (佇列 = 32,執行緒 = 8): 380K
- Samsung 970 EVO PLUS 500GB:
兩個規格各有優劣,不過到最後還是選便宜的來使用….在 WD SN750 SSD本體有貼產品規格貼紙,看的出來是馬來西亞製,非中國製。另外,假使有考慮保固的話,就不要把貼紙破壞,因為會影響保固。產品型號為 WDS500G3X0C-00SJG0 。PCB 背面簡潔設計,沒有任何零件。




無腦效能測試
相信一般使用者不會刻意去調整電腦的參數,讓效能分數看起來很漂亮。所以,買回來後就直接裝在靠近 CPU 的 M.2 插座,然後開機直接使用。
測試環境簡述:
- M/B:
- ASUS TUF GAMING X570-PLUS
- CPU:
- AMD Ryzen 5 3600
- RAM:
- Micron DDR4-3200 16G*2
- OS:
- Windows 10 Pro
- Driver:
- Windows 10 Default Standard NVMe Driver
- 測試軟體:
- CrystalDiskInfo 確認規格確實為 NVMe Express 1.3
- CrystalDiskMark 效能測試
- IOmeter(2020-10月份新增加的測試數據)
看的出來,已經使用了一星期後才來測試,這樣子應該會比較接近未來使用SSD的真實感受。


CrystalDiskMark v6.0.0 採 Default 設 定 , 測試檔案大小從 50MiB、100MiB、500MiB、1GiB、2GiB、4GiB、8GiB、16GiB 到 32GiB。
WD Black SN750 NVMe M.2 SSD 效能測試
CrystalDiskMark 數據
對於 CrystalDiskMark 的參數說明,可以參考 這篇 。從測試數據看起來,好像大檔案傳輸,效能有下降的趨勢。當然也有可能是,大檔案傳輸的時間比較久, SSD 控制晶片因為溫度升高的關係,所以降速所造成的結果。改天來買個散熱片裝上去,再測試看看有沒有不同的結果好了。


IOmeter 數據(WD SN750 v.s. Samsung 970 EVO Plus)
以下測試數據,因為使用相同的測試軟體與參數設定,所以有興趣比較 Samsung 970 EVO Plus 效能數據的話,可以直接點選:這篇。
Sequential Read 256KiB


Sequential Write 256KiB


Random Read 4KiB


Random Write 4KiB


PCIe SSD 的效能就是比 SATA SSD 來的好
大家都知道, PCIe SSD 的效能就是比 SATA SSD 來的好,但是差距有多大呢?之前有把 Micron BX500 與 MX500做效能測試,再跟上圖的效能數據做對比,讀寫速度真的差距很大!
當然,有些人也會好奇,假使使用【 SATA SSD/HDD 搭配 AMD StoreMI 軟體 】,效能會不會比 PCIe SSD 還要好呢?結論可能還是會讓你失望,因為從 硬碟速度提升的方法 這一篇效能測試結果當中,看起來 PCIe SSD 的讀寫效能還是好很多。
最後,有些人會想要裝多顆 SATA SSD ,再利用 Windows 10 內建的儲存空間( Storage Space )功能來建立虛擬的磁碟空間,這樣子的讀寫效能會不會追上 PCIe SSD 呢?答案就在: Storage Space in Windows 10: performance result,裡面有詳細的 4 種類型讀寫效能數據,可以讓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