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剛接觸 RAID(磁碟陣列) 的時候,都會想問: 哪一種磁碟陣列最好呢?其實,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為什麼呢?簡單說,這個問題決定在每個人的需求,當自己知道要什麼程度的資料安全等級,也才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磁碟陣列類型。
而這篇文章是整個系列(全部 9 篇)中,最後一篇測試結果分享。

在系列中,完成了那些主機板 RAID 類型測試結果呢
在整個系列中,就是想了解使用主機板軟體: Intel VROC,在使用不同的【 Stripe Size 】對【 Throughput】的關係變化。所以,統一使用以下的參數,來看 4 種磁碟陣列類型的讀寫速度變化:
- 軟體參數:
- Intel VROC Stripe Size: 4KB, 8KB, 16KB, 32KB, 64KB, 128KB
- IOmeter Data Size ( 同於 Block Size ): 4KB, 16KB, 64KB, 256KB, 1024KB
- IOmeter QD: 1, 2, 4, 8, 16, 32
- 硬體配備: 與 Intel VROC 測試數據精簡版懶人包 相同
- 使用 HDD 的測試結果
- 使用 SSD 的測試結果
- 使用 SSD 的主機板RAID 0效能( Stripe Size = 4KB ~ 128KB )
- 使用 SSD 的主機板RAID 1效能
- 使用 SSD 的主機板RAID 5效能( Stripe Size = 4KB ~ 128KB )
- 使用 SSD 的主機板RAID 10效能( Stripe Size = 4KB ~ 128KB )
在網路上,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教學、原理、差異…等文章,但是對於讀寫效能的測試結果,倒是很難找到完整的圖表來參考。為了想找到每一個磁碟陣列的最佳化軟體設定,所以就做些苦工,從數據結果來決定軟體設定。希望整個系列的測試結果,對於想要使用主機板磁碟陣列的人,有些幫助。
測試結果
對於測試結果的數據,會按照順序分成以下 4 個部分呈現:
- Sequential Read
- Sequential Write
- Random Read
- Random Write
而每一張圖,都會有黑色虛線,指的是單顆 SSD 的讀寫結果;而圖中有顏色的實線,也就是使用不同 Stripe Size,所得到的讀寫速度結果。其中:
- X 軸: QD( Queue Depth )
- Y 軸: 速度,單位是 MB/s
本篇文章的不專業測試數據,並不表示是 Intel VROC 可以呈現的最佳結果。只是想知道在相同的條件下,使用不同的軟體參數,使用 SSD 的讀寫速度變化!
Sequential Read 數據





Sequential Write 數據





Random Read 數據





Random Write 數據





>>> 你可能會有興趣: NVMe SSD 組磁碟陣列會比較快?那你就錯一半了!
結論
相信大部分的使用者,使用電腦的情境應該都是 Random Read / Write 的成分居多。所以,在圖11與圖12當中,可以看到 Random Read 在 Stripe Size = 16 KB 的時候,讀取小檔案( 4 KB, 16 KB )的效能會比較好,坦白說,幅度也沒有很大。但是,在圖13 – 圖15當中,又可以看到 Random Read 在 Stripe Size = 128 KB 的時候,讀取大檔案( 64 KB, 256KB, 1024KB )的效能比較好,而這一個結果,也跟 Sequential Read 相同。
因此,還是傾向將 Stripe Size 設定在 128 KB,對於 Intel VROC RAID 10 而言,也許是相對較好的一個取捨。當然,每個人還是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情境,來做調整。
延伸閱讀:SATA 真的不如 NVMe 嗎?
在另一篇文章當中:SSD 推薦指南,列舉了多款 SATA / PCIe 3.0 / PCIe 4.0 SSD 的效能測試數據。但是測試結果真的讓人跌破眼鏡,因為對比 SATA SSD 的話, NVMe SSD 不見得都會有倍數的差異!
你在意 CP 值嗎?那麼【SSD 推薦指南】就真的值得你前往觀看!

希望以上資訊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假使內容有錯誤的話,可以利用留言板跟我反映喔~